隋唐时期的英雄人物众多,他们的形象在正史与民间演义中往往差别极大。除了家喻户晓的秦琼之外,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程咬金了。相比之下,虽然李勣和李靖战功赫赫,被称为唐初的“双子战神”星火配资,但在百姓心目中,他们的名气却远不如程咬金。甚至连李勣的名字在史料和民间流传中都有好几个不同的版本:李勣、李世勣、徐世勣、徐懋功、徐茂功、徐茂公等等,而程咬金的称呼同样繁多:程知节、程义贞、混世魔王、大德天子、程阿丑、程愣怔,足见他在民间有多么深入人心。
在大众印象中,程咬金是个憨厚中透着机敏的莽汉,一个只会“三板斧”的草莽英雄。他的形象既豪爽又可爱,连娶媳妇都像是一座难以撼动的大山。然而在正史记载中,他却并非卖耙子起家,也没有贩私盐的经历,更不是什么裴仁基的女婿。实际上,程咬金的两任正妻出身皆为名门闺秀,一位是东阿县令之女,另一位是清河崔氏之后,这与演义中的形象大相径庭。唐太宗李世民与唐高宗李治对程咬金都十分熟悉,深知这位“宿国公”“卢国公”“上柱国”并非外表上那般粗鲁,他的大智若愚甚至是秦琼、尉迟敬德都无法学会的。
展开剩余70%在李唐王室内斗的关键时期,程咬金的选择展现了他的聪明。武德九年,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密谋对付秦王李世民,甚至计划暗害秦琼等名将。秦琼选择了沉默,不参与任何谋划;尉迟敬德因深仇在玄武门前浴血奋战;而程咬金虽未亲手杀敌,却在关键时刻站在了李世民一边,靠一句劝告换来了上柱国的勋位。相比尉迟敬德拼命厮杀才换来封赏,程咬金这种“动嘴不动手”的智慧反而更让李世民信任。
玄武门之变后,程咬金的功勋并未因缺少鲜血而被忽视。他得到了丰厚的赏赐,甚至在官爵上与秦琼并肩,跻身最高勋位。相比之下,秦琼在功成名就后只能以“称病”方式避祸,尉迟敬德则因过于张扬而被迫隐居十余年。程咬金却懂得分寸,他明白身居高位而功勋累累的危险,于是在唐高宗时故意“砍自己一刀”。在远征西突厥的战役中,他主动选择只取财物、不争战功,甚至屠城后被判免官,但很快又复出做官。这种“舍名取利”的做法星火配资,不仅使他得到了实惠,更消除了新皇对他的忌惮。
可以说,程咬金的聪明远超许多同时代的名将。他不像曹操那样担心“虚名带来祸患”,而是干脆主动放弃虚名,只求实利,从而赢得了皇帝的放心。即便是李治,也最终认定程咬金不过贪财而无野心,这使他得以善终,还获赠骠骑大将军的荣号。相比之下,秦琼早早隐退,尉迟敬德闭门修炼丹药,只有程咬金依旧能横冲直撞、逍遥自在。
综观史书与民间传说,我们会发现:程咬金表面看似粗鲁莽撞,实则深藏智慧。他既懂得在玄武门之变时靠言语而非兵刃立功,也懂得在西征时主动放弃虚名换取安稳。他的一举一动,看似无心,实则高明。若问秦琼和尉迟敬德能否做到同样的抉择,恐怕答案未必肯定。这也正是程咬金不同凡响之处,使得他不仅在演义小说中有趣可爱,在正史里同样令人叹服。
发布于:天津市亿融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